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号: 打印本页

 

关于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2011年3月16日在邯郸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邯郸市人民政府  郑雪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审议,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工作回顾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下大力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342.2亿元,增长13.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增长2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33%。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投资占45%,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8.1亿元和84亿元,增长36.3%和30%。坚持不懈抓投资、上项目、增后劲,深入推进“双十百千工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5.1亿元,增长25.1%。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111个,竣工82个,总投资1122亿元。谋划超亿元项目1180个。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东部振兴步伐,东部十县全部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6个百分点。

(二)“三农”工作形势喜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0.3亿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吨粮市”,深入推进“4123”双增工程,战胜春寒、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总产476.1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稳定增产,畜牧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9%。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引黄入邯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邯郸段全面开工。造林绿化45.5万亩,绿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市财政安排7000万元支持新民居建设,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对我市经验予以报道。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两手抓,市财政安排1亿元,支持工业技改和重点项目131个,带动信贷和社会投资200多亿元,工业技改“四种模式”在全省推广。在全市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对标行动”,强化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狠抓节能减排,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船重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八大系列产品投产,光导鼓、特种气体产能居全国第一;美的邯郸工业园一期竣工投产,填补了我省白色家电制造业空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2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硅谷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我市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产业聚集区建设快速推进,冀南新区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邯钢工业区企中村整体搬迁启动,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14.2亿元,增长15%;利润148.4亿元,增长26%。

(四)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总投资440亿元的57个现代物流项目加快推进。现代国际汽贸城开工建设,国际陆港物流园区进展顺利。新兴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列入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市场进一步繁荣。成功举办装备制造、建材、耗材等10大会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6亿元,增长18.5%。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投资19亿元,强力推进一大批旅游项目,广府古城开发和漳河园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市旅游业总收入76.3亿元,增长27.9%。现代金融发展势头强劲,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邯郸银行在石家庄开设分行。晨光生物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市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先河。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31.5亿元和1318.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5.3%和16.3%。

(五)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全省看邯郸”的气魄和力度推进三年大变样,城中村、旧城和棚户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全年拆迁1723万平方米,城建投资完成770.3亿元,均占三年总量的50%。坚持“三个面向、四个开放”,加快实施了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丛台广场建成开放,文化艺术中心主体框架封顶,占地5874亩的五仓区开发整体推进。既有建筑包装改造和夜景亮化全面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五河”治理加快推进,南湖、北湖景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两厂(场)”建设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任务。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主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26天,增加6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兰、大广高速邯郸段和邯武快速路建成通车,定魏、邯临、南北环等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邯黄铁路、邯济邯长铁路扩能、邯郸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强化。我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形象品位跃上新台阶,荣获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突出贡献奖,武安、魏县被评为全省三年大变样先进县。总投资798亿元的216个城建项目集中开工,在全省率先启动“三年上水平”工作。

(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31户企业实施旧厂改造退城进郊,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产业升级。财政综合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效能得到提高。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深化与冀中能源、河北钢铁、北京金隅、中国恒天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成功引进日本三菱、荷兰哈克、中国建筑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对外协作更加广阔。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出口创汇8.8亿美元,分别增长52.2%、59%,增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位。我市获得全省对外开放特别贡献奖和“海外最具影响力城市”殊荣。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新金钢铁公司晋级“中国企业500强”。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20.4亿元,增长15.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9%。

    (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切实解决事关民生的现实问题。全市民生支出达150亿元,增长24%,62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推行民生补贴“一卡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万人。社保“五险”扩面20.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35万人,惠及60岁以上老人28.8万。解决了308个村37.8万人吃水难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24.2万人次,3万农民如期脱贫。加强物价监管,及时对生活困难群众实施价格补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增长14.3%。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经济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成效显著,新农合参合率达95.9%,提高5.1个百分点,重大疾病预防能力得到加强。新建标准化学校50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电视连续剧《广府太极传奇》在央视热播,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唱红首都大舞台。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欢乐乡村”文化工程成效突出。成功举办中国邯郸太极峰会,中原民间艺术节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信访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积极做好援川、援疆和支援玉树地震灾区工作,率先完成援疆项目河北新村建设。国防和民兵预备役、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保护、妇女儿童、爱国卫生、残疾人、审计、监察、体育、慈善、老龄、档案、人防、地震、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0年,我们以创先争优的进取意识、以求真务实的超常举措、以克难攻坚的过硬作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我们沉着应对,顽强拼搏,化危为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办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事,办好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实事,创造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

这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实现“两个翻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十五”末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7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邯郸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荣获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第十名。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钢铁、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竞争力不断增强;装备制造成为工业投资第一大行业,现代物流、新材料、文化旅游等成为发展新亮点。以节能减排倒逼结构调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比“十五”末分别下降22.76%、15.3%和18.72%,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注重在省级和国家发展战略中谋划邯郸发展平台,形成了一批工业、农业、物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增创了邯郸发展新优势。

这五年,是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大力实施城镇化“六大战略”,城市框架全面拉开,“1+6”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三年累计拆迁3377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1782.7万平方米,占建成区面积的26%。城建投资完成1552亿元,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邯郸机场通航,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503公里和355公里,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统筹步伐加快,330个新农村示范村启动建设,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5%,比“十五”末提高8.7个百分点。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五年。坚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扩大开放赢得机遇,国有企业、财税体制、医药卫生、农村、文化、行政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867户市县属企业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改制,创造了政府投融资改革的“邯郸样本”。对外贸易市场扩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国圣戈班、韩国现代、美的集团、沃尔玛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邯郸。全市出口总值累计完成37.1亿美元,年均增长22.6%;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年均增长27.1%。

这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始终坚持惠民优先、民生为重,五年来全市民生支出达到533.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70万人次,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解决了7.8万城市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3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7元,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五年,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显著提高的五年。致力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电子监察”工作模式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邯郸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办复率100%。我市荣获全国十大“开放型政府杰出服务奖”。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为邯郸改革发展稳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邯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长期以来给予我们真诚帮助的驻邯中省直单位的同志们,向在外地工作的邯郸籍同乡,向在邯郸工作过和生活在邯郸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邯郸各项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伟大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世界经济加速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南资北移”趋势明显,有利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十二五”规划把冀中南经济区作为四大战略重点之一,进一步明确了邯郸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为我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爬坡过坎的严峻挑战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土地控制更加严格,节能减排要求更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各市发展提速,竞争更加激烈。我市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容忽视,资源型、重化工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城市转型、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考验。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全市经济连年高位增长,一批重大项目到了集中发力、释放效益的时期。“1+6”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明显,高速、高铁、空港、通海铁路等立体化交通优势突出,为邯郸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冀南新区成为全省着力打造的第三大增长极,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聚集要素、产业和财富。全市上下心无旁骛谋发展、风清气正创伟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奠定了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基础。

各位代表,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面对严峻挑战期,我们回避不了;面对黄金发展期,我们失误不起。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战无不胜的士气,迎接挑战,奋发有为;以积极进取的意识,鼓足干劲,事争一流,把邯郸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部署,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抓手,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突出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两大任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保障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十二五”末力争突破5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十二五”末力争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5万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行列。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今后五年,要围绕两大定位(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五基地一枢纽”的产业定位)、实施四大战略“1+6”中心城市、“1+4”产业平台、“6+6”大产业大集团、东部振兴),突出六个方面的任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把兴产业、强园区、育龙头、树品牌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实力的核心之举。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产业聚集平台,把冀南新区、邯钢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培育大产业大集团,着力打造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等六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建设邯钢、新兴铸管等六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集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壮大畜牧、棉花、蔬菜、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确保建成吨粮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继续深化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国内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二)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的统筹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保增长、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的重要载体。按照“158”思路,做大做强“1+6”中心城市,实现以30%的土地面积,承载全市50%人口、60%生产总值的目标。科学定位区域功能,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加快建设武安、涉县两个中等城市,培育东部两个次中心城市,集中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小城镇,形成以邯郸为中心的冀南城市群,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特色县城、新市镇良性互动的城镇化体系。“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4%以上。坚持东中西协调互动,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每个县(市、区)建成3—5个功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促进农民居住方式与生产方式同步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把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低碳型城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杜绝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省控标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抓好重点流域治理和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太行山区生态涵养,加快建设生态市,全力打造“森林邯郸”,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66%和50%以上,让邯郸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充满活力、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速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各领域的改革,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利用外资与国内合作并重,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招商引资,深化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对接,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致力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全民创业,激活市场主体,增强发展活力。

(五)提升城市软实力,努力实现科技支撑、文化引领的创新发展。把软实力作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硬支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全面提升邯郸文化形象和竞争力。

(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富民惠民、公平正义的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更多的精力向民生倾注,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深入实施增收富民、扩大就业、教育提升、住房保障、社保扩面、全民健康、平安创建、社会管理创新等八大民生工程,不遗余力地解民忧、谋民利、保民安、促民和“十二五”期间,全市民生投入达到100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翻一番,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我市“十二五”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站在新的起点,展望美好前景,勤劳智慧的邯郸人民,一定能够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更大的辉煌。一个精彩纷呈的大邯郸、新邯郸一定会崛起于冀南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1年重点工作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各项部署,以“稳增长、快转变、保民生、重统筹”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更加注重有效发展、转型发展和协调发展,确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项目调结构,实施“1121”工程,确保140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60个竣工投产,储备超亿元项目1000个以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以整机制造、特种管材为重点,加快恒天产业园、哈克农业机械产业园、新兴装备材料基地、永年标准件新城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为重点,抓好北邮邯郸物联网产业基地、勤道光伏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发展壮大新型家电业,力促美的工业园年产150万台空调生产线全面达产,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白色家电基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战略重组和产品更新,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精品方向发展钢铁产业,做大做强邯钢、天铁、新武安钢铁三大千万吨级精钢集团重点发展汽车、家电、船舶用材等精品钢材,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产量不增、产值倍增。煤化工和电力产业,加快磁西煤田开发,建设峰峰煤化工产业聚集区,推进大唐、国电等热电项目,打造千万吨级煤化工基地和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新型建材产业,重点实施总投资68亿元的金隅、新峰水泥和力尔型材等11个项目,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纺织服装业,加快纺织服装工业园、磁州童装园、鸡泽风正纺织工业园、成安织造集群三园区一集群”建设,再造邯郸纺织新优势。提升新型化工和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双三十”示范工程,推广30项循环节能技术,实施50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加强重点领域监控,认真抓好武安、峰峰、磁县、邱县等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化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均下降1.5%。

(二)着力加强“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4123”双增工程,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吨粮市”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确保“吨粮田”播种面积达到620万亩。临漳、永年、成安、肥乡、曲周、馆陶等县率先建成“吨粮县”。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特色提升竞争力,做大做强曲周色素、大名面粉、邱县棉纺、馆陶禽蛋、鸡泽辣椒、魏县鸭梨等特色产业集群。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强永年省级蔬菜示范县和5个市级蔬菜示范县建设。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实现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育强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河北康远、滏阳乳业、河北三利、临漳兔业等国家和省级品牌,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夯实农田水利基础。积极推进水利改革,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南水北调”、“引黄入邯”、生态水网配套和接续工程,加快大型灌区配套续建,创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示范县。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解决42.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中央和省领导对我市新民居建设的批示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机制举措,扎实有序推进,新建新民居示范村200个,启动建设农村新型社区80个。造林绿化35万亩,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工作,积极争列全国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试点市。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三)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构建聚集发展格局。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强化“一核带动”,在环路以内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一环围绕”,在高速外环两侧,加速推进产业聚集平台建设,冀南新区争列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开发区争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形成“多点支撑”,每个县重点建设一个工业聚集区,打造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做强行业领军企业。引导行业骨干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和困难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升规模和竞争力。重点培育邯钢、峰峰集团、新兴铸管3个超千亿元集团,文丰钢铁、颐通管业等20家百亿元企业,切实发挥中船重工、硅谷化工龙头作用,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抓好要素监测协调,保障企业正常运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对标行动,走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出发展道路。加大技改扶持力度,用好1亿元市财政专项支持资金,带动企业增加技改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开发优质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氢能利用项目争列国家“863”计划。组织开展50项关键技术攻关,争取省自主创新重大成果转化项目4项,专利申请1000个以上。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争取1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20家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重点企业,抓好电子商务示范推广,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升水平,构建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商贸物流业提档次。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快总投资650亿元的新兴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陆港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积极申办保税区,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区域性钢铁、汽车、机电、卷烟等物流中心。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社区延伸,抓好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加强“农超对接”,完善农村消费网络,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推动文化旅游业上台阶。以打造国内外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快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以广府古城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赵王城、宋府明城、邺城、梨乡水城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提升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京娘湖、溢泉湖等景区档次,建设一批精品龙头景区。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成为助推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强化宣传促销,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邯郸旅游”品牌影响力。推动新型服务业扩规模。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邯郸国际采购经洽会等重大节会,提升陶瓷、建材等博览会规模和档次,打造邯郸会展品牌。规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支持服务外包和保健康复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家政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完善文化体育、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繁荣城市夜经济。

(五)着力加快城镇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按照“三年上水平、邯郸要先行”的更高要求,围绕“繁荣、舒适”两大目标,重点实施“11465”工程,再掀城镇建设新高潮。改造提升十大区片。以京广铁路沿线、沉陷区治理等10个区片为重点,集中启动一批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重点打造十大节点。加快火车站改造和高铁东站建设,扮靓“两大窗口”。打造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传媒中心、科技中心“四大地标”。新建、改造4座立交桥,完善城市路网,畅通城市交通。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水系建设,重点整治支漳河、滏阳河,加快建设南北湖二期,形成河湖相连、碧水萦绕的秀美水景,彰显城市魅力。启动建设四大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一批百米以上高层建筑,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商业步行街区,以邯山街老商贸区综合改造为重点,打造成新型商贸聚集区;化工整治区,加快推进占地近5000亩的大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滨河景观区,突出文化、绿化、娱乐等多种元素,打造休闲产业带。强力推进“六大新城”总投资600亿元,加快建设东部新城、赵都新城、南湖新城、梦都新城、丛台新城和北部新城。抓实五大关键环节。突出抓好规划引领、管理提升、资金支撑、用地保障和产业繁荣,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县城建设品位和文化特色,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小城镇,完善城镇建设体系。积极推进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邯黄铁路、邯大高速、京港澳高速扩容、广府旅游路和邯郸机场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供热、供气、供水、排水、治污等市政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六)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强化区域统筹,补齐发展短板,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东部振兴重点攻坚年”活动,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投资超百亿、扶持百家重点龙头企业等“六个一百”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力促东部振兴再提速。中部县(区)集中发展现代物流、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承接产业、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形成吸纳资金、技术、人才的主导区域。西部县(市、区)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按照总量控制、淘汰落后、延伸链条、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前景的企业增加贷款,解决融资难题。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新建10个创业辅导基地。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以上。

(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增动力、开放添活力,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开放新格局。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企改革,重点抓好主城区61户企业旧厂改造退城进郊,稳步实施棉三、邯印等企业破产重组。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认真研究落实省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政策,完善“1+6”财税体制,调动各县(市、区)发展积极性。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保障发展用地需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借力发展,不断加大开放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继续扩大面向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引资,巩固深化与日本三菱、韩国现代、香港中骏等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全面加强与北京的联系对接,紧盯国家部委、大型央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力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积极拓展与上海、佛山等城市合作领域,在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小团队招商、会议招商、网上招商,提高招商实效。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增加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产品出口比重,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出口企业100家以上,出口总值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以上。

(八)着力搞活财政金融。强化财政调控,推进金融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财税征管。严格税源监控,抓好综合治税,加大征管力度,优化收入结构。规范非税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广开渠道,聚财增收。狠抓增收节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放大财政调控效应,增加民生、“三农”、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等重点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预算约束,下大力压减和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落实公务购车、会议、公务接待、出国(境)经费“四个零增长”。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监察审计,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激发金融活力。加强银企对接,及时沟通信贷需求,不断扩大信贷规模。鼓励企业上市,重点推进新兴能源装备、颐通管业等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0家。支持新兴铸管、邯矿等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大力招行引资,引进中信、华夏等股份制银行。支持邯郸银行开设县域支行和市外分行,建设以邯郸为总部的区域性银行。新增5家小额贷款公司,加快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强财政债务管理,强化信用建设,优化金融生态。

(九)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矛盾调解、服务平台建设、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多元投入保障等机制创新,实行人性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服务。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整合现有资源,设立便民服务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完善联系基层、包点包案等工作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促进群众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下大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严格实施一岗双责、一票否决等制度,加强煤矿、尾矿库、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建设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率先建成食品药品放心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市场秩序监管。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稳物价、防通胀的政策措施,完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联合监管中心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社会诚信。

(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全力建设民生邯郸、幸福邯郸。全市民生投入180亿元,重点办好15个方面75件实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培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复退军人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8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万人次。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不断健全社保体系。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保险扩面。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到220万人。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年内解决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9690套(户),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校安工程”任务。加快市一中、二中、六中新校区、市特教中心和主城区西部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推进住宅小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建工作,建成50所标准化学校和10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整合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启动邯郸教育新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抓好市妇幼保健院迁建,确保市中心医院新区和市第一医院病房楼主体完工。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市和文明城市建设步伐。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打造电视剧《刘邓和他的战友们》、《赵武灵王》、《毛遂自荐》和电影《女娲补天》、《太极》等一批文化精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影院和乡镇文化站、村民文化活动室建设,推进市艺校迁建。举办第六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和首届中国吹歌艺术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成市游泳训练中心,办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

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加强国防建设,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好民兵预备役、双拥和优抚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力发展防灾减灾、社科研究、妇幼、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慈善事业,切实做好外事侨务、援疆援藏、新闻出版、地方志、档案、气象、地震、人防、仲裁、科普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和谐之本。我们要坚持以发展强实力、聚人心、惠民生、促和谐,把发展的成效体现在财政收入的提高上,体现在城乡面貌的变化上,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对人民负责、请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坚持科学理政。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更多采取经济的、市场的、法制的手段,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全国、全省大格局中确立高标准,在区域统筹上谋划新思路,在发展方式转变上采取硬举措,在城市建设、项目推进、国企改革等方面实现大跨越。

坚持为执政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每名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强化民本意识,把群众当亲人,视服务为天职。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诚听取群众意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体察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深入基层,现场办公,满腔热情、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更多体现人文关怀,更好维护群众利益,真正当好公仆、服务人民。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加快推进法规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行政问责制度。深化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努力使政府各项工作顺民心、合民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坚持公平施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理顺和规范职责权限,健全协调配合机制,解决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政出多门等问题。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简化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切实为创业者、企业家、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坚持廉洁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快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突出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商业贿赂等专项整治,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推进邯郸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神圣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待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扎实苦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谱写邯郸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