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邯郸市永年区采取“一百万”举措,即“一张蓝图绿到底,百家单位分包百座荒山,万名干部造万亩林植百万树”,持续开展绿化攻坚,誓让荒山披绿装换新颜。
一、百家单位百座山,万名干部大会战。永年区西部丘陵区100余平方公里,共有荒山荒坡117个,绿化标准不高、效果不明显。一是学先进。先后到邯西生态文明示范区、涉县后池村、五指山等地观摩学习绿化经验,进一步坚定了打好“荒山歼灭战、青山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全动员。按照“部门不分大小、都包山头,荒山不分高低、都有人包”,全区100多个单位划分为党建、财经、政法、农林、群团、教育、卫健等12个战区,分包大小山头,全面打响荒山绿化歼灭战。三是聚合力。实行红旗上山、人员上山、机械上山、树苗上山、引水上山“五上山”,各单位发动干部群中1.3万人,出动施工机械500多台(套),形成工作强大合力。
二、万亩林中百万树,万众一心克难关。为彻底改变山体土层薄、石块多、缺水源现状,永年区集中人力、物力攻克荒山植树土壤关、引水关、苗木关“三大关”。一是坚持工程造林。先后从赞皇县、涉县等地聘请专业队伍,从整地、打坑、栽植到浇水、管护等所有环节都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有效提高树苗成活率。二是坚持培土上山。干部群众组成人力传送机,一袋一袋将培土背上山,一个树坑一个树坑置换土壤,共移土上山30余万方,有效改善了荒山土质。三是坚持引水上山。因地制宜,在山脚修建蓄水池,在半山腰架起压力泵,在山顶铺设供水管网,让“靠天浇水”变成“时时有水”,彻底解决了浇水难问题。四是坚持苗木上山。精准选定侧柏、油松等常绿树种,做到苗高2米以上,带土球,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随浇水,挖大坑、植大苗、浇大水、浇透水,管护三年,精准抚育,确保成活。截至目前,已栽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造林10500余亩,绿化荒山荒坡98个。
三、一张蓝图绿到底,养怡永年筑屏障。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编制期限10年以上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前谋划雨季造林和秋冬季绿化实施方案,做到科学谋划,精准绿化。二是坚持“一图”绿到底。把创建森林城市和邯西生态示范区等各种绿化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绿化空间不缩减,绿化标准不降低,真正与邯西生态示范区连成一片、融为一体。三是坚持创新机制。制定了《永年区造林绿化工作创新机制办法(暂行)》,明确了多元化投入、激励机制,保障了造林主体合法权益,撬动了社会资本,实现了“政府要绿、企业收益、群众获利”有机统一。四是坚持跟踪问效。每天实地督导绿化进度和造林质量,实行一天一汇总一通报、两天一调度一排队、半月一算账一评比工作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荒山绿化的自觉性。五是坚持精准管护。压实各方责任,加大浇水抚育、封山育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
下步,永年区干部群众将向剩余的19个荒山荒坡发起攻坚,全力建设邯郸生态后花园。